中国新闻marketing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手机:186-1068-1038

电话:0039 3926198888

邮箱:europachinatv@gmail.com

地址: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星光影视园5号欧洲华文电视大楼

潜心研究四十年 实战成就工具书 洪加祥《古瓷秘语》正式出版

时间:2021-01-25 23:53 阅读:1611 来源:网络

   

    文:章立早

    曾经是浙江日报首席记者的洪加祥,四十年潜心研究、以自己的古陶瓷收藏实践经验而撰写的《古瓷秘语》一书,近日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继2013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陶瓷审美与鉴赏》一书后,洪加祥出版的第二本有关古陶瓷鉴定的工具用书。

退休前,洪加祥作为浙江日报记者,曾以人文关怀的视角,采写了不少优秀新闻作品。发现并采写“五里亭孤老与弃婴的爱心故事”、奥地利妇女瓦格纳“嫁在中国”等许多感人肺腑的新闻和报告文学,用10余年时间,在浙报开辟个人新闻专栏《洪记者当班》等,曾荣获全国抗洪模范、中国新闻奖、中国报告文学奖、浙江优秀散文作家奖等计120余次,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他著有《山林启示录》、《乌溪江放歌》、《死亡火把》等29部论文、报告文学、散文专著,约一千余万字出版。2003年,中奥建交30周年之际,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嫁在中国》被改编为电影《芬妮的微笑》上映。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采访之余,洪加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保护古陶瓷工作上,并成就斐然。洪加祥对古陶瓷的研究可谓情有独钟,这四十多年来,无论是当新闻记者,凡是从事古陶瓷考古鉴定,洪加祥一直在寻找深藏古陶瓷里的中国文化内核的精神实质和文化的根本。

    洪加祥认为世界考古表明,最早的陶瓷是中国人创造的,而发明瓷器的则是浙江人。浙江越窑不仅是公认的中国瓷器的母窑,而且古往今来,越窑青瓷还是第一桩全球化的商品,曾居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核心。

    洪加祥常说,其实他所以爱上古陶瓷,因为他爱自己家乡浙江。无论是万年前的上山陶文化,还是1700多年前的越窑青瓷,他以为为何陶瓷发源会在中国?又为何浙江人创造越窑青瓷器,开启了世界瓷器的历史?其实这与浙江的古代文化密不可分,正是浙江的古代文化孕育了敢想敢做的人格魅力,从而又逐渐演化为如今浙江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古陶瓷与浙江文化,让洪加祥着迷,也让洪加祥四十年来乐此不疲。

    浙江很早的越人就把含硅酸盐的高岭土磨成粉、和成泥打拉成盆、碗、罐、鼎。近40年来,洪加祥只要每逢休息日,就会一头扎进浙江越窑,龙泉窑等窑口的昔旧址里。拨开杂草藤蔓,撬开片石土块,扒拉出残留的瓷片,揹包里装得衣兜里也装得,洪加祥就一身挂瓷回到家里。那瓷片片儿,借着太阳看,拿着显微镜看,仿佛瓷片儿就和他说着话,告诉他是怎样的前世,如何的今生,一千年前微弱的气息瞬间变的强大,釆磨拉坯,施釉装烧,出窑装运,一幅古人制瓷,运瓷的画面在眼前展开……

    甚至为搞懂一块古瓷片的前世,洪加祥还会赶赴江西景德镇窑、南昌的洪洲窑、吉州窑,再访福建大乌口窑、建窑和将乐窑,湖南醴陵窑,长沙窑;走了长江以南古代窑口后,便又北上河南官、哥、汝、钧瓷的发源地。甚至奔赴云南玉溪窑、四川的庆元窑。从出身、到断代,从结构成份到窑口出处,不弄清楚,老洪绝对不放过。

    凭借洪加祥勤奋和努力,又以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思辩能力,在古陶瓷鉴定界,他多次提出古瓷的生坑、熟坑、传世品三个阶段的形态及内在联系,终于破解了古陶瓷鉴定的密码(书中已解密),也受到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瓷鉴定专家李辉炳、河南汝窑鉴定专家赵青云等教授专家的肯定。洪加祥说:“从物理学角度看,古瓷受到几百几千年的岁月氧化,其胎质一定会呈现干老焦灼之感。而釉面则变得华滋、凉滑、酥熟。”

    洪加祥认为,古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更蕴藏着中国文化的精典中的精典,要懂中国传统从古陶瓷入手,是个极好途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对古陶瓷总是带有一种神秘感。因此,老洪在这本  书里,将自己近四十年实际鉴定与鉴赏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复揣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奉献给读者。这本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式的把古瓷“生坑一一熟坑一一传世品”鉴定的三大形态及内在的关系娓娓道来。并以诗人独特的形象与逻辑思维,记者的担当与敏锐的捕捉力,为读者踏进古瓷神秘的宝库一一织绣了一条花团锦簇的地毯。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斯康,凭借对古陶瓷的爱好,为本书全案策划出版。


Copyright © 2021  欧洲华文电视台 版权所有